数院故事
数院故事
当前位置: 77779193永利集团 > 数院故事 > 正文

【数苑师说】“1+1>2”,开启他的双向赋能!

发布时间:2023-07-06 作者:77779193永利集团 浏览次数:

以科研之道突破创新

潜心领悟学科交叉的魅力

于课堂教学指点迷津

倾心探索科教融合的真理


2022年度“科创园丁”获得者张晓飞教授

在学科交叉与科教融合中

为专业发展赋能增效

不忘学者初心 担当师者重任

他是科研之路的探索者

更是广大学子的领路人


109EB


张晓飞,77779193永利集团教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的交叉研究。立足于各类生物医学大数据,提出了一系列从不同视角解析肿瘤异质性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为解析肿瘤异质性提供数学方法和应用软件支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在Bioinformatics、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IEEE Transactions 汇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近年来指导本科生在IEEE/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等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国家级奖项8项,指导学生学术论文获省级及以上奖励6次。


兴趣领航,学科交叉结硕果


“我觉得我更擅长理科,所以当时选择了华师的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一“直觉”的选择,成为了张晓飞在桂子山上求学之路的起点,也是他科研之路的“原点”。在之后长达九年的求学历程中,无论是学习专业知识还是解决实际问题,他始终坚信:兴趣的支持辅以目标的明确和机会的把握,都将会成为直面难题的勇气与动力。


207E2


在张晓飞的本科毕业论文中,用数学处理“手写体字符识别”,让他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抽象化的数学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蕴含的独特“魅力”。而后经由导师的指引,张晓飞开始接触数学、统计学与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领域,在更深层次的学习与实践中,他逐渐认识到“科学家、数学家这些知识储备不同的人在一起研究时会产生误解与摩擦,但也能以不同的视角以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中山大学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后,他跟从自己的兴趣,继续致力于生物信息等科学研究。


言传身教,科创与国家发展同行


“急需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张晓飞眼中从学习者向研究者转变的第一道难题。不同于基础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可能半年、一年都没有实质性进展,甚至有时回到原点,为此他孜孜不倦,勇于尝试,在探索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告诉学生,不要怀疑自己,即便天分是不同的,但兴趣与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长久以往磨练出的经验与道理,也成为了他教学中最好的“教科书”。


36D1E


在指导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科创研究时,他侧重培养本科生“向前看”的探索精神,指引研究生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思考,因此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科技导向也是他科学研究和指导学生时所跟从的重点。“自己的兴趣与国家发展需求相吻合,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这也让我们能更加认同自己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张晓飞带领课题组学生以生物医学大数据为基础,积极研究肿瘤异质性解析的数学方法和计算工具,为相关生物学机制解析打下基础,服务于当今生命科学及数据科学发展。兴趣和国家需求的重合,让他带领学生坚定地行走于科研之路上。


以研促教 教学路上笃行致远


“让学生感兴趣才是教学”,不只尽心于科研,张晓飞对教学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作为《时间序列分析》《数据挖掘》两门统计学本科课程的授课教师,他坦言科研与教学并不相悖,将科研的思考融于教学,在授课中发现科研灵感,这本身是一场“双向赋能”的思维碰撞。“课堂上学生的互动成功率能达到80%至90%,这是作为任课老师非常欣慰的”,谈及课堂上与学生的相处,张晓飞将课程教学作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第一站。良好的课堂互动、开放式的课后练习让知识传授有效融入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与科研实践中,统计学应用特色也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22FAF


没有局限于三尺讲台之上,张晓飞的教学还渗透于学生学习成长的方方面面。为引导本科生挖掘科研兴趣,借助数学建模、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专业类比赛,“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创新创业赛事,张晓飞在指导备赛中引导学生培养科研思维,深入挖掘学生的科研潜力。近五年,每年都有5人以上本科生加入课题组科研活动,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显著提升。


潜心科研 跟随国家发展同向同行

为师治学 坚守原则追寻育人真谛

张晓飞老师以自己的方式

探索学科交叉与科教融合的协同增效

拓展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的双向赋能

为更多数统学子指引方向


审读:田俊